中国留学人数不断上涨 英新政策爆料指招收真学生
不久前,教育部网站发布消息称,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13万人,单位公派1.55万人,自费留学42.30万人。
2014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36.48万人,其中:国家公派1.61万人,单位公派1.26万人,自费留学33.61万人。
2014年度与2013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和留学回国人数均有进一步增加。
出国留学人数增加4.59万人,增长了11.09%;留学回国人数增加1.13万人,增长了3.20%。
从1978年到201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51.84万人。
截至2014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有170.88万人,其中108.8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180.96万人,有74.48%的留学人员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
据悉,2015年春节以来,英国内政部新动作不断,先是整顿语言类考试,再是曝出打击假留学致使1.2万名留学生受影响。
近日更有报道称,英国又取消了一所学院招收国际学生的资格。
一方面是英国大力吸引留学生的表态,另一方面又是对英国留学政策的肃清,双重矛盾之下的英国留学之路到底该走向何方?
推出新考试:雅思考点取消系谣言
在英国新版语言考试政策出台的同时,有一则关于英国取消雅思考点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
然而在我们致电教育部考试中心时,却得到了另一则消息。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并非取消雅思考点,而是要选取一批新考点为一门新考试做准备。
该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目前没有取消考点的情况,而是要推出一批新的考点,用以筹备即将推出的针对特殊目的新类型考试,跟现行的雅思考试没有直接关联。不是说考点要被取消,而是新的考试只会在这一批考点进行,而这些考点也是从现有的考点之中进行选择。”
“此外,如果学校有特殊要求,那学生就需要参加这一门新考试,如果没有相关要求,那么,参加普通的雅思考试就可以了。”该工作人员补充道。
由此可知,目前国内的53个雅思考点均不受影响,而新考试也即将在这些考点之间诞生。
据了解,此次新考试即IELTS Life Skills(雅思生活技能类),面向需要证明听说技能达到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A1或B1级别的人士。
该门考试只考口语和听力,难度与普通的雅思考试没有分别。该工作人员表示,IELTS Life Skills具体的考试信息也将于近期发布。
其后,雅思官方也发布了通知,表示所有英国院校均认可雅思成绩,如果是准备申请Tier4学生签证以就读具有“高度可信担保方”身份的英国院校,便只需提交校方所要求的英语语言水平证明。
而具体的“高度可信担保方”院校名单,也已在英国内政部网站上公布。
学院管理乱:下狠手整顿国际招生
除却语言考试,近日英国同样频出留学清洗事件,尤其是在学院教育方面,下手更是毫不留情。这一系列举动都在昭示着英国肃清其留学市场的决心。
目前英国的学院因其数量众多,政府拨款情况混乱而导致学校经营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校方放任的态度导致学院中打着留学的名号,实则意图在英国打工、探亲、旅游或移民的“假留学”事件层出不穷,而目前英国取消招生资格的学校也主要集中在学院内部。
据了解,早在签证政策改革时,英国便已开始了对于留学市场的整顿。
去年,英国一口气取消了3所大学和57所学院的国际学生招生资格一事在世界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年初又再度出手取消了1所私立学院的国际学生招生资格。
尽管有上万名学生因此受到影响,但英国整顿留学市场的狠手显然并不会因此容情。
“英国对其高等教育的监督一向都很严格,并不像我们这样经常搞突击整顿。因此,只要还有不符合标准的高等教育机构存在,这种取消海外招生资格的事情就依然会出现。” 业内人士表示。
欲兑现承诺:只招收真正的留学生
此前,英国曾对外承诺:“要招收真正以留学为目的的学生,并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虽然英国一直因严谨的教学质量而广受追捧,但其教育产业化也广受诟病。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语言考试新政到整顿院校,英国的这一系列政策正是对其承诺的体现,也是英国为改善其国际教育形象而做的努力。
尽管英国拒绝托福等考试以及取消学校招生资格的举措,看似是一种对留学招生的变相缩紧,但实际上对英国留学的主流市场并不会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将有意前往英国留学的学生分流至其他国家。
业内人士表示:“英国有100多所获得国内认证的大学,并且其中很多所都在世界高校排名的前列。想去这些学校的学生并不会因其要求的提高而放弃。”
英国在中国的留学推广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同时英国也是在中国留学推广做得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这些政策也是应和了英国之前的承诺,是对真正想要来英国学习的学生的表态。同样,这些政策只会使英国的教育质量更上一层楼,能够“净化留学市场,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安全、更稳定、更健康的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