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被哈佛拒了十次!?美国高校如何辨别人才?
有学生提问,马云被哈佛拒十次,美国高校招生官真能辨识人才么?其实这个问题背后,本身就暗藏着很明显的中国式思维。
我承认任何事都不能完全绝对,但是我强调美国招生流程非常严谨,而且最重要是他们对申请案例的审核绝对one by one, 他们并不喜欢招那种都是所谓的Model students或者成功人士,更不喜欢那些有copy痕迹的成功人生经历,而关注的是Diversity。所以同学们在申请时千万不要只是突出成功,更不要试图模仿他人成功,而请一定要展现真实的自己,谈谈自己的故事。
那怎么讲自己故事呢?咱们中国人最重要的品质和信仰是坚韧,勤劳,少说多做。。。但是如果你在申请中去描述愚公移山,悬梁刺股的故事来烘托自己的这些优良品质,那可以说,你离被拒已经不远了。老美招生官甚至可能会怀疑你的智商有问题,例如愚公为什么移山,而为什么不去搬家?这座山移到哪里去了,会不会阻碍其他人的家?又例如铁棒磨成针的故事,为什么非要磨,而不去买一根针?即使要磨,为什么要拿铁棒磨?更不用说悬梁刺股,那绝对属于精神问题或者暴力倾向了。所以要谨慎。另外,很多学生的推荐信中会写到,某某同学是我执教30年来最棒的一个学生?拜托,这确定是要证明学生优秀,还是证明老师很low啊?更有甚者,很多推荐信中,开头就是一大串排比,在运动场上见到他矫健的身肢,在教室里看到他勤奋努力的身影,在群体大合唱中听到了他悦耳动听的声音。排比已经够恶心和不真实了,好不好,还想请问这是多少人的群体大合唱,你为什么唯独就听到他或她的声音,你们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能让你如此关注他或她?当然这不是说中国式的思维和文化就不好,咱们炎黄子孙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那绝对是杠杠的,例如李清照的寥寥数句,就是一幅美得不敢遐想的水彩画,而中国人信仰的儒释道文化也博大精深,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文化瑰宝更是源远流长。。。我这里只想强调的是,咱们要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在美国院校申请中展现自己,用招生官起码容易懂的方式去描述。
那什么是正确或者是让招生官容易懂的方式?举个简单例子,奥巴马当上总统在美国人眼中最大的成就会是什么?绝对不是他多么多么优秀让他成为的美国总统,而是他当了总统之后,他给这个国家做出了哪些贡献,解决了哪些问题。这就是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所以请在文书中,不要突出自己多么优秀而获得了一个学生会主席的职位或者一个很高大上的实习,而是应该讲述你当了学生会主席或获得实习后,你做了什么,你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影响,你改变了什么,你克服了哪些困难等等,你都是怎么做的,而且最好多描述真诚可见的事例。
最后,简单讲讲美国招生官怎么辨识人才的?
之前一个在哈佛做过招生官的中国同胞谈到,他第一次刚进办公室的时候,包括他自己只有4个人:1白男,1白女,1黑女,1黄男。这个神秘的组合里,我们可以看到,哈佛很注意国际化和多样化,连一个很小的团队都由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年龄的人组成,这在中国绝对办不到的。这里面的深意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想说的是,美国高校招生与审核制度相对还是很公平的,所以提醒大家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考虑美国的录取审核,那样肯定会跑偏。
我们都知道,美国院校招生官眼中最看重的无非也就是学术能力,思维能力和领导能力,而这几种能力在申请中往往表现在以下8点:
学术部分:
1. 学习成绩及入学考试(SAT/GRE/GMAT/GPA等)
2. 语言考试(IBT/ IELTS等)
文书部分:
3. 推荐信(RL)
4. PS & Essays
其他部分:
5. 实践:课外活动,实习
6. 责任:公益活动,志愿者
7. 面试:(主要是商科研究生,本科,高中,研究型课程)
8. 个性: 爱好,品质,性格
以上8因素都非常重要,如果缺失1个,申请美国名校,就会很危险,如果缺少2个,基本就难了。所以说当年的马总也不一定符合,被拒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