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亲述:美国大学的“变态”阅读要求
在我离开美国的时候,送给美国朋友们的告别礼物是圣托马斯岛驻岛艺术家们手工制作的book thongs,这是一种用丝线和玻璃珠串制而成的软书签,可以很方便地夹在书页间。他们都很喜欢这些小玩意儿,其中一位朋友对我说:“Jian, this really means a world to me, because I am a constantreader.(Jian, 这份礼物对我意义重大,因为我是一个永远在读书的人。)”那句话和她说话时的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尤其不能忘怀的就是“constant reader”这个词。在美国,到处都是读书的人,飞机,地铁,公园,餐厅,广场,你所到之处一定有人正在阅读,不问男女老少。
回国后,我发现一整节地铁车厢都不见得找得到一个读书的人,大把的时间“孝敬”了手机里的连续剧,游戏或者朋友圈。这不仅非常可惜,而且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留学美国,让我知道美国高校对于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涉猎的期望,让我看清了自己阅读能力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是语言能力层面上的,更有学习方法和思维力度上的。
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写出系列文章回答三个问题:
1.在美国大学,需要读什么?
2.美国大学的阅读任务对中国留学生来说难不难?
3.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
一、在美国大学,需要读什么?
书单是教学大纲的重点,每周阅读量超过500页美国高校课程的面貌,与中国是不同的。不客气地说,中国的很多大学教授在备课上下的功夫远远不够,他们对一整个学期长达十几周的学习过程缺乏严肃的审视和科学的设计,也极少向学生公开他们的授课思路。
一般来讲学生根本无需,也无法知道老师下次课打算讲什么,于是绝大多数学生也就没必要去操心如何提前准备。美国高校教授们则完全不一样。以我所在的华盛顿大学为例,教务系统在每个学期开学前一周左右,就会推出本学期每一门课的教学大纲(syllabus),上面会详细列出课程介绍、教学目标,以及本学期15-16次课的预习内容、课堂主题、课后作业、考试时间等等,一目了然。所有的教授都会严格遵照这个既定的方针去推进教学进程,不会轻易中途改变授课节奏和顺序,学生们可以放心地按照学期初就收到的教学大纲去规划本学期的学习。
每一份教学大纲就像一张地图,告诉学生身在何处。重点来了,我们的阅读任务就在这份教学大纲上,请看表格画圈的一列。有心的读者把图片放大后会发现,这门课程每周的阅读任务量,都是以“章”(chapter)为单位的。你可能会好奇:一章应该也不多吧,毕竟又不是要我一天看完一本。
而真相是:这本教材的总长是1000多页,开本跟SAT的绿宝差不多,平均每一章大约有150页,字号极小。也就是说,仅按照这门课的要求,每周我们需要看完将近500页的教材。这也不是重点;重点是美国教授从不会像中国教授一样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他们会默认来上课的学生都是完成了阅读任务的学生,直接进行引申的讨论和知识应用的训练。他们甚至会礼貌而诚恳地说:假如你没有完成阅读作业,建议不要来上课,因为你在浪费你自己的时间,还是留在家里读书吧。这样的局面直接导致了第一年的留美学生普遍睡眠不足,一般大家一个学期至少也要选择三门课程,reading累加起来可以达到近千页之多,再算上不计其数的presentation(报告), discussion(讨论), group project(小组项目), quiz(测验), 压力可想而知。
我自己就曾经有过通宵达旦补reading的经历。书籍和期刊论文是阅读的主要内容总的来说,一门课程的reading作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书籍,一类是期刊论文。二者构成了学生们几乎全部的阅读任务。一篇期刊文章的长度可以在三四页到几十页之间浮动,结构性稍强,文章已经被划分好了功能模块,从历史背景,到文献综述,到假设和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到结论和建议,有经验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掌握阅读的节奏;但如果是典藏理论专着、教材或者文学作品,则注定要沉下心来一页页、一行行地读。
我和很多留学生朋友沟通后的共识,就是论文虽然“短平快”,但书籍更有营养。别再相信“SAT大部分单词用不到”的鬼话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些人迫不及待地问我:阅读材料难吗?生词多不多?
不是说GRE词汇、SAT词汇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正常人的对话里根本用不上的吗?我不由反问一句:当你决定把自己送去美国,在美国的高校里挣扎在浩如烟海的专业文献和应接不暇的考试中时,你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正常人”,还是一个具备专业素养和自由精神的知识分子呢?如果是后者,那么无论你选择哪一个学科,你的阅读任务都不可能是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生词,甚至是艰深难懂、文化底蕴深厚的生词都是需要你补上的短板。总结:在美国读大学,你需要完成数量庞大、内容精深的阅读任务,体裁主要是教材和期刊文献,而话题可以非常广泛。生词会很多,阅读材料的文化背景会给你的理解带来挑战。不论你在出国语言、学术考试中拿到怎样的成绩,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二、美国大学的阅读任务对中国留学生来说难不难?
如果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知道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补充的是,阅读任务到底难不难,是取决于美国高校对阅读作业的验收方式。假如可以偷工减料甚至消极怠工而不被发现的话,这阅读不读也罢。在美国高校,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认真完成阅读任务,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阅读任务是由教授精挑细选所得,一般都有益有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教授们开发出了“多姿多彩”的考核方式,一不留神你就会中招。
第一种方式:随堂测验,专考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教授在每个学期随机抽取几周,就阅读任务出题。题目可以刁钻到“请问本篇期刊中第一个案例里的六十四岁同性恋男子共病哪种疾病: A 肺癌 B 艾滋病 C COPD(阻塞性肺病) D高血压”。在绩点的压力下,每个人都是枕戈待旦。
第二种方式就是随机指定一位同学带领全班做基于阅读材料的课堂讨论作为主持人,你自己首先要对这些阅读材料非常熟悉,并且预判出班上同学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与观点,做好回应的准备。一旦出现冷场,你需要抛出新的方向引领讨论。教授会从旁打分。
第三种方式就是weekly reflections每周读完材料之后,教授会要求写一篇读后感,并且在课堂上公开对学生们的reflections作出反馈,如果你的观点他很喜欢,还会就这个观点邀请大家共同讨论。所有的读后感计入期末成绩,谁敢怠慢?第四种方式其实最残忍,就是没有任何考核,但把所有的考核都堆积到期末考试这样的教授都是笑面虎,他会让你舒舒服服过完一个学期,然后在期末人困马乏之际告诉你“本学期所有阅读材料都是重点哦”,让人酸爽得一塌糊涂。
总结:美国高校的阅读任务是困难的,不仅在于任务量大,单词难,更在于验收的形式多而刁钻。敬业的美国教授们会不辞辛苦地把阅读任务里的所有细节一点点编织到你的期末考试里去,让懒惰和小聪明无所遁形。
三、怎样才能出色地完成阅读任务?
针对中国学生的阅读特点——首先普遍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不太大;学术阅读时功利性非常强;非学术阅读时娱乐性又非常强,我的建议如下:
在出国之前,就要把眼界放宽。
出国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拿了再高的分也无须沾沾自喜,要时刻将眼光放在自己的未来。出国前夕如果有时间,可以多阅读一些书扩展自己的涉猎。要知道在美国读书最大的痛苦不在于单词不会,而在于文化不通。多一点阅读的积累,就是向一个未知的文化接近了一步。
不要过分依赖教材中的习题
依赖习题,你可以凭借托福、SAT考试中练就的信息定位能力迅速搞定你的阅读作业,但是你会发现你什么都没有学会,什么都说不清楚。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多年浸淫中,变得越来越懒了,对结论比对推理过程更感兴趣,把对错看得比思维过程重要得多,这在美国,在高等教育阶段是绝对行不通的。静下心来,一行一行读,才能真正看懂书。
学习去复述和讨论
中国学生长期在北美课堂做“隐形人”,甚至还以此为荣,因为瞧不起那些“观点像垃圾一样还说得那么high”的美国人。但是,笑话人不如人的老话是真的,这些学生最终的结局就是直到毕业,班上都没几个人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仍然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表达自己,说服他人,连对话都超不过三个回合。没有任何人有义务透过你沉默的外表去揣测你丰富的内心,读过书之后要勇于在课堂上提问、讨论、接招,磨砺自己的沟通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力度。
不要放弃
很多留学生第一年踌躇满志,结果发现阅读的速度和能力完全无法应付排山倒海的阅读量,于是在后期“学了乖”,想尽办法投机取巧。阅读能力的上升需要一个过程。读不懂的时候,读不完的时候,要接纳自己的挫败,给自己时间。
结伴而行
我在国外的第一年,与一位尼泊尔国际生和一位韩国国际生成了很好的朋友。我们三个人当时阅读的能力都不太够,所以我们约在每个星期二,去学校的一个露天天井里一起吃午饭,顺便为彼此补课。我们把已经读过的部分用口述的形式分享给对方,以此来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就这样彼此支撑着度过了那段上不来气的岁月。
做一个constant reader
阅读的本质是什么?是与一个思想对话。它应当受限于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吗?不。它应当服务于某一个功利的目标吗?不。它必须不可以让你感到痛苦和困惑吗?不。阅读是一种修行,一个净化和开示的过程,所以当你来到美国开始“读书”的时候,正确的问题不是“我还有多久才能不用这样读书”,而是“我需要怎样做,才能更加有效率,更加愉快地读书”。